编者按: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回望过去一年,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2022年全国两会之际,人民网《两会“财经眼”》聚焦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从经济目标、减税降费、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角度,集中采访一批代表委员、权威专家、行业领军者,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2021年,“三农”工作持续向好。全国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超过1.25万元,比上年增加1790元以上,增长16.5%以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牢牢把住农业主动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龙头企业和现代科技为支撑,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实落细。
夯实基础 牢牢把住农业主动权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竹帘镇,种粮大户程晓利说起去年的收成,心情格外高兴。“2021年水稻籽粒饱满,100多亩地比去年增产四五千斤。”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月份的数据显示,全国粮食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3047亿斤,同比增加342亿斤。
丰收基础稳,大国粮仓牢。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看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当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观,既要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不动摇,也要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底线思维。
示范带动 激活乡村振兴内在动力
扎实稳住脱贫基础,“稳”字背后力千钧。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合作社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550万发展到现在6000万元,形成了一条集养殖、种植、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既实现了全程食品安全管控,还带动了农牧民脱贫致富。”
在当地,吴云波带领老百姓发展养牛业,和牧民稳稳地趟出了一条致富“牛”路。
2022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吴云波主要关注的是通过农村致富示范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问题。他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条件不同的村子实现的路径也要有所差别。对于自身有实力的村子,要发挥村办企业的优势,搞一村一品,打出自身独特的品牌;对于底子比较薄的村子,可以通过招商引资,请外面的企业与村集体进行股份制合作,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模式实现合作共赢,目的就是让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路子越走越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张红宇表示,乡村振兴要充分释放各地乡村在产品贡献、生态维护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让普通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张红宇说。
产业对接 念好农民“致富经”
“龙头”昂,产业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我从2006年就开始养猪了,但一年到头根本挣不到钱,后来通过和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一起搞合作养殖,提供猪苗、饲料,还给做培训,才挣着钱了,看到了曙光……”吉林省长岭县的养猪户郑秀民,回顾自己这些年来养猪从失败到成功、由穷变富的经历,很是感慨。
在当地,同样尝到合作甜头的白玉英,一边在新猪舍里忙碌着,一边掩不住兴奋之情。“今年我又扩建了900多平方米猪舍,我这‘猪倌’得继续好好干下去。”
“只有发展好产业才是根本的致富手段。”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集团相关负责人在考察后发现,当地比较适合发展养殖业,于是依托旗下肉食产业链优势,帮扶当地发展养殖。
抓特色、补短板,科技、品牌、金融齐助力。现如今,小农户们通过产业链接上了大市场,乡村振兴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文件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研究专家、研究员刘年艳认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于构建农业现代根本支撑方式。“以龙头企业和现代科技为支撑,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刘年艳说。
农村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农民富国家强。现如今,一幅幅壮美的劳作画卷,展现着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